清华大学廖名春教授为我院师生作《<荀子·解蔽>篇“空石之中”章释读及其意义》学术报告

作者:钟云瑞 时间:2019-04-14

窗体顶端


说明: http://zhkz.qfnu.edu.cn/__local/9/76/6E/5BB3C5FEE328355006E8C9FE077_5D7B67E9_139C5.jpg

说明: http://zhkz.qfnu.edu.cn/__local/4/EF/3E/AF63D2F1E26583A71B10E0270FB_E4BC8924_12AA1.jpg

413日下午,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廖名春教授为我院师生作《<荀子·解蔽>篇“空石之中”章释读及其意义》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孔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刘彬教授主持。

首先,廖教授在梳理考证历代学者关于“空石之中”章注解的基础上,指出本章首句“空石之中有人焉,其名曰觙”的“觙”实指孔门孔伋,并认为此说虽然出现最晚,但完全可信。之后,廖教授对本章中“微”“危”“思”“恭”诸字的含义进行了切实的考辨,从而梳通了本章的逻辑结构,对“空石之中”章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其次,廖教授通过对“空石之中”章的释读,对中国学术史、中国思想史上两段公案提出了独特见解:一是关于《荀子·非十二子》篇批思、孟的问题,廖教授认为从“空石之中”章看,王应麟等据《韩诗外传》所引否定荀子非子思、孟轲是站不住脚的;二是子思的师承,也就是思孟学派的渊源问题。廖教授认为“空石之中”章透露出有子在孔门中地位很高,因此,有子为子思之师是可能的,对于子思为曾子嫡传的旧说,值得商榷。最后,廖教授就“研究生论文如何选题”及《尚书》《荀子》中的若干问题与本院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

孔子文化研究院刘彬教授在总结中对廖教授的精彩报告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廖教授的观点对解决早期儒学发展流变问题有重要意义。刘彬教授进一步强调,研究生进行学术训练要把握“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原则,要从文献入手,掌握相关小学知识,要尽可能的全面梳理学术史,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切不可好高骛远,随意阐发义理。

 

(文稿:马旭垚 供图:毛珩宇 编辑:钟云瑞)

窗体底端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国学院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 邮编:273165 电话:0537-4456287 4456387

鲁ICP备05001950号-1